確診SEN非世界末日 專家:評估報告非一切 家長欣賞更重要
- Mr. Cheung Wai Hung
- 2016年12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晴報]
「人生有很多成績表,這評估報告只是其一,我們沒必要視之為世界末日。」衞生署臨床心理學家曾綺霞博士,過去為無數孩子進行體能智力評估,部分孩子被評為自閉、讀寫障礙等有特殊學習需要(SEN),面對這些爸媽,她總愛如此扶起他們。 每個人都有強項,即使SEN孩子亦然。這是曾綺霞竭力要傳遞給爸媽們的信息。 接受現實有助治療 曾綺霞記得有一次,一位媽媽在中心猛地搖頭,說根本沒看見孩子有任何優點。她耐心跟這媽媽說:「如果你把期望放得高,可能較難看到孩子的優點。其實他也懂得關心你,你身體不適時,他會收細聲浪不打擾你休息。這些優點,你看得見嗎?」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接見過無數SEN孩子的爸媽,治療孩子的同時,也努力在家長身上「下藥」。陳國齡說:「治療孩子不難,但要家長配合,有時就不那麼容易。」以她多年觀察,發展得最好、最少被徵狀影響的孩子,背後總有一個最能接受孩子、最會爭取資源的家長。 龍怡媽媽:母親支持 而接納從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孩子的成長取決於家人配合,SEN孩子更甚。爽朗的龍怡媽媽,一直視自己的老媽為支柱。自從女兒確診自閉及專注力不足,這些年來,她帶着龍怡到協康會等機構參與各種治療,心力交瘁。每一次,老媽的話都是定心丸,例如她會說:「哪個小朋友能坐定定?你就當龍怡是蝸牛,需要較多時間去成長,你亦要給時間自己去接受。」
龍怡當時主要由公公婆婆照顧,兩老知道孫兒狀況,更勤力地帶她到公園交朋友。龍怡媽媽說:「我放工回來,爸爸(龍怡的公公)報告說她最初看見陌生人有點驚,後來都願意一起玩。說是自閉,可能只是怕醜吧,聽完後,我的心又安定一些。」
一家人一邊觀察,配合訓練及治療。幾年下來,龍怡情況突飛猛進。龍怡媽媽說:「我最初很擔心她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想不到,最近聽班主任講,她在學校有好朋友,還會舉手答問題呢!」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晴報] 孩子的自律性源自內在推動力,不需要父母控制或安排,有能力編配自己的作息時間,並讀書溫習更理想的,在考試期間也毋須把平日習慣了要做的愉快事讓步,像自由玩樂時段,輕鬆彈琴自娛,看故事書習慣等等。 能培養出會自律地做好應做的事,自幼自覺而不需父母為擔心他這樣做不好、那樣...
[星島日報] 復活節又有好去處。香港科學館全新兒童天地暨專題展覽「Miffy之拯救海洋」明日(四月七日)起正式開放,亦是兒童天地自去年一月閉館翻新後重新開放,佔地面積較以往大,專供二至十二歲小朋友遊玩。其中Miffy展覽向小朋友講授海洋污染的危害,展示海洋垃圾模樣,並設有以...
[香港政府新聞網] 教育局將於五月六日和七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辦「多元出路資訊SHOW 2017」,為中學畢業生提供不同出路的資訊,在規劃升學途徑及就業出路方面作好準備。 展覽會設有三十多個攤位,介紹不同院校的經本地評審的專上課程(包括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