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子學習:從「為什麼」到「如何」

大膽向前 小步子走

知識共享協會總幹事 張偉雄 2015年8月16日

近年由於教育局開展電子教科書計劃,以及推動全港學校鋪設校園無線網絡,很多學校都需要試行不同方式的電子教學。10年前學界討論「為什麼」要推行電子學習,到現在大家已認同電子教學是大勢所趨,「如何」推行電子學習才是關鍵。
2009年香港教育局發表「課本及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報告」,提出21世紀教育的「範式轉移」,由過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透過電子學習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近年為配合這個模式,教育界亦開始提倡反轉教室的概念。以往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教育都是「工廠式、填鴨式」,為了在短時間令大量學生獲得相同知識,到今時今日開始按學生能力走向個人化學習。當中以「電子學習」的幫助最為重要。

教育範式轉移:香港教育局2009年課本及

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報告 (按圖放大)

若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我們可從個人、課堂、學校以致社群了解電子學習所帶來的好處:
個人
師生
學校
社群
社群:學校和學校之間利用統一標準跨校比較和交流。
學校:班和班之間的成績分適和比較,整體調適教與學。
師生:老師可利用學生答題成績等追蹤和評估個人表現,照顧個別差異。
個人:電子教材提供個互動的內容及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設備 
網絡 
電子教材 
過去10年其實有很多學界製作的學習軟件,由於早期網絡環境未成熟,大多只集中在個人與設備之間的互動。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開始有一些收集學生數據的平台以供老師分析學生表現。不過亦由於流動設備的發展,過往所製作個人學習軟件,未能在這些流動設備上使用,以致這個生態要重新開始,令電子學習發展遲緩。不過可幸的是教學法沒變,需要變的只是軟件的「格式」,現時坊間亦有很多工具幫助開發商或老師進行這項工作,大家亦可在另一篇「不同電子書的比較」內可找到更詳細的資料。
 
日後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電子學習將不再局限於個人或師生的部份。電子學習其中一個好處是電腦能牢記大量數據,並按老師需要調用,作出分析和比較,從而協助學校和老師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學生表現,照顧個別差異,發揮和深化學生的能力,這是電子教學工具最為重要的部份,這樣才能配合21世紀個人化學習的理念。
 
不過很多學校在推展電子教學時都無從入手,正正是由於上面所提及的「生態」要從新開始,過往所掌握的技能要從新適應。很多老師都怕了電子學習,第一怕影響學習和學生表現,第二怕不懂操作電子系統。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靠「理性」,應先由「心態」開始。這裡我節錄香港真光中學夏志雄老師,在電腦廣場(PCM)所刊登的「在學校推行電子教學的三卡火車」會令大家比較易理解。
 
「在學校推動創新教學,關鍵在於把意念有效傳遞給每位老師,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如果我們把全校教師分別放在三卡火車廂,頭卡車就是主動並迅速地採用新方法的教師(佔小數),中間車卡就是基於各種原因未準備好接受新方法的教師(佔最多數),或許是需要誘因,或許是技術不夠,或許需要更多時間,簡單來說就是抱觀望態度。最尾的車卡,就自然是不願知,不願聽及不願變的教師(佔第二多數),不論你講些甚麼,他/她們也不會被說服。」
 
「中間卡車的教師,其實是最值得你投放精神及時間,因為他們基本上是持開放態度,需要的是說服和鼓勵,與他們分享你的願景並建立行動計劃,為他們提供資源及技術。如有周詳計劃,這裡的教師會慢慢逐過跳上頭卡車⋯⋯同時,在尾卡車的教師開始意識到你在中間車卡發起的「運動」,但今次不再是你一個人在唱獨腳戲,而是有一班「合唱團」在背後支援。漸漸,尾卡車教師的態度會軟化而跳到中間車卡⋯⋯」
 
所以想推行電子教學,最好由「中間車」的老師開始。我建負責老師可從以下三方面,介紹電子學習的相關知識給「中間車」的老師。從最基本的設備到網絡到電子教材,令更多的老師一步一步了解電子學習的困難與好處埋,會令電子教學更易更順利開展。詳情可閱讀其他兩篇文章。
 
 

作者:張偉雄 知識共享協會總幹事。自2000年起投身電子學習,RainbowOne總設計師。從學習光碟到學習平台到學習遊戲到學習App,累積了多年的電子教學經驗和心得。

相關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