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延遲滿足的迷思

[Education Post]

新一代孩子普遍被認為欠缺自制力,容易衝動,想要就要。不少育兒專書都以自制力為題,試圖為家長提供育兒良方。

談到自制力,不得不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 Mischel)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實驗開始時,每個參與的幼稚園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塊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會兒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塊棉花糖。結果,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能夠等候的孩子,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往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說當年「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更出色,高考的成績更優秀。

實驗結果似乎說明了成功人生的關鍵在於延遲滿足,於是訓練自我控制能力便成為親子教養的必要課題,甚至有人認為,就算孩子哭喊,家長不要立即抱抱;孩子肚餓了,家長不要立即給予餵食。

問題是為甚麼實驗中有些孩子會吃掉面前的棉花糖,有些卻不會呢?多年後的研究發現,有些孩子是因為覺得研究員不會給他們第二顆棉花糖,所以才選擇立刻吃掉面前的棉花糖。研究結果顯示,吃或不吃可能跟延遲滿足、自控力的關系不大,反而跟孩子的信任感有關。

當孩子不相信研究員會兌現再給一個棉花糖的承諾時,他會選擇直接吃掉面前的棉花糖,而孩子「信任與不信任」的態度,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安全感程度,也就是父母給予的安全感。

這樣看來,延遲滿足的能力很重要,但對於小孩子的需求,不能一刀切樣樣都延遲,延遲滿足與及時滿足相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自制力。

[by 張笑容 / 親子教育顧問,資深傳媒人]


重點文章
最近文章
昔日文章
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