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育思維 轉變迫切

[明報 /胡逸山 ]

今天續談一些與教育有關的課題。另一則在這方面引起我注意的新聞,是有關一項調查顯示,香港青少年的智力發展,與彼等的社會經濟背景息息相關。說得更白些,即兒童們家裏是富有抑或貧窮,對他們以後的書念得好不好,大有影響。我對這調查的結論當然不感驚訝。

其實自己這些年來的讀書經驗觀察周邊同學,再加上在中學與大學皆有教過書,看着學生們的學業進展,其實也有同感。家境富裕的學生們,如再加上家長們關注彼等的學業,大多有許多額外的幫助,如各式各樣的科目補習、才藝栽培等,再加上自小所接觸的精英人面廣,環遊世界所看到的世面也多,就算吃的食物也更為營養,所以不經意的在學習以至處事方面都會流露出一股莫名的自信與把握。反之家境略差的同學們,如再加上家長甚至同學們本身皆必須為家裏的生計奔波以養家活口,有時未免會忽略了學習的時間,更遑論補習、才藝了。彼等所交往的,當然也絕少「上等人」,環遊世界更是黃花大夢,所以功課進展有時自然緩慢,待人處事有時或過於內斂,或為補償受損的自尊心而無故好鬥。

當然不能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富家子弟也有沉迷黃賭毒荒廢學業的「二世祖」,而窮家子弟也有勤工儉學、十年寒窗而一舉成名的「10A狀元」。我沒有認真在這方面做過統計,所以之前不敢發表,因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看着這項調查報告,心裏也頗為納悶。廣義來說,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就是發掘人類的智力潛能,然後予以適當的發展之,以便以後對全人類有所貢獻?這種智力發展受到後天的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的現象,是十分讓人沮喪的,因為它告訴我們,如家境未得以改善,那教育的作用不就微乎其微了嗎?

另外,坦白說,這種家境影響智力的現象,應該也不局限於香港,而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但如發生在世上一些整體上就很貧窮或戰亂頻繁的地區,這也還是可以理解的,而較富裕地區也可本着人類同理心適當地伸出援手。這一點聯合國通過其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等專門機構,或其他的非政府組織,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全人類在做着了。然而,在一個環球金融中心、一個公認為發達地區富裕社會的香港,也得出相似的結論,未免就讓人覺得頗為懊惱、不知其所以然了。

香港社會貧富的極端懸殊,已然不容忽視,我之前也多次提及。如何改善,我們另題再談。我們當下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在承認這些社會經濟差距的確存在當下的大前提下,可能從教育改革方面開始做起。但另一方面,港府的財庫富裕,也是人盡皆知的。我暫時不敢妄論這種「國(區)富民窮」的怪象在社會經濟的其他層面會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但起碼在教育改革方面,肯定還是可以更為大有作為的。

首先,這是個理念轉變的問題。無論是官方教育政策制訂者的思維,以至一般社會的泛思,不應還停留在上述的想當然耳的「窮家子弟十年寒窗一舉金榜」的保守思維。我在本欄的第一篇文章裏,就曾舉過自己的香港親戚當年即便住在木屋區,仍然堅持在狹窄的居住空間裏,為女兒添置一部鋼琴來讓她練習,而她後來也出人頭地了。但我必須承認,這畢竟是鳳毛麟角的例子。

應當成頭號大事來辦

香港官方以至社會大眾在這方面必須解放思想,不再把教育的過程與目的當作是自萬綠叢中「拔萃」出那一點兒的紅,而應把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普及,當成是全港大家的頭號大事來辦。是的,我理解,香港也要解決住房、衛生、交通、經濟轉型等其他迫切問題。但我始終認為,這些問題的最根本解決方法,還是離不開優質的教育。大多數人有了良好的教育背景,社會階級之間的流動性也會更高,那政府在房屋政策方面所面對的壓力也得以紓緩。而一個擁有優質教育民眾的社會,經濟要轉型、要創新等,當然也更得心應手。所以,我覺得港府從其舉世知名的寬裕財庫中撥大筆款項,重點地投資在教育方面的各類硬軟體設施,促進教育改革,也還是無可厚非的。私人界如在這方面可繼續大恩大惠地回饋社會,當然就更無限歡迎了。

可借鑑美國澳洲德國

那如錢不是最大問題了,又應從何着手來改革、普及香港的教育?我們可從參考世上其他在教育普及化或優質化方面較為成功的國家或地區開始。首先可參考的,當然是美國這世界頭號的創新科技大國。在高等教育層次,我上周談過美國充滿彈性的副學士、學士等的進修模式,以及社區學院的顧名思義的普及至大多即便偏遠的社區。當然,這還是要用上公家(或善長仁翁)的錢來建的。

即便是在中小學階段,我之前也抨擊過亞洲「偏好」的「背多分」學習模式,而推崇美國(以至歐洲)的較為注重小組尋題材共同做研究來學習的模式。當然,現實就是這是要建立在班級規模較小,而老師的協調能力要更強的基礎上。所以更多的小型學校,更多的師訓名額等,也還是要用上錢的。還有,美國中小學生都有聯邦或州政府津貼的營養午餐,這對部分解決家境不濟的同學們未能汲取足夠的營養以維持健康身體的問題,也還是有所幫助的,但也是要用上大筆錢的。

此外,澳洲與德國在教育,尤其是技職教育方面,也還是有一些值得包括本港與美國共同學習的地方。如在澳洲,興趣不在念大學者,可進入政府重手津貼的多間技職學院裏去修讀一門專業或手藝,以後可成為我們常津津樂道的「收入可比醫生律師」的一員。

在德國,這更是從高中即已開始。不想走傳統學術路線的同學們,已可正式的去「跟師」,或修讀技職系統的高等教育,至少可成為高收入的技師,或也可成為碩士、博士等。但我覺得在這兩國最為了不起的,還是社會上大家一視同仁,不會看低受技職教育者,如我就看過大學教授嫁給園藝技師等溫馨的結合。

至於德國舉世著名的「免費讀大學」的壯舉,能做到當然也很好,但我倒覺得有些過了。反而美國的制度較好,大學不是免費的,但獎助學金一籮籮,只要你肯某種程度上的半工半讀,都還可以完成學業,也增強寶貴的社會體驗。

近日也讀到有關港府欲頒發所謂的「一帶一路」獎學金,讓沿路國家的同學們可來港就讀,港生也可赴該些地區就讀大學等。我認為這理念基本上是很好的,因為香港的經濟成長離不開本區域的經濟大環境。而如雙方可更為理解對方的風土人情、處事方法,那合作起來就更為得心應手了。這些外地生在港讀完無論是留下就業或歸國發展,他們心裏始終還是會有香港的。而如港生在當地讀完留下發展不歸港,那也等於是香港在當地的一位「無冕大使」了。

我們看事情時在不忘眼前各項難題時,要更具世界觀。官方有充裕的錢,就要拿出來做一些千秋大業,如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社會上可以出資的當然也更好,但至少在理念上也要有所自我檢討、自我改進。如此一來,香港的教育與相關問題,方得以窺見一線曙光。

胡逸山

馬來西亞首相前政治秘書

[來源 : 明報文章 / 胡逸山 / 21 Jun 2016]


重點文章
最近文章
昔日文章
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